
針對六年級學生的SATs(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 標準評估測試)今天(5月12日)正式開考,至15日結束。多年來,一直有批評指過早的考試壓力可能影響學童對學習的興趣。不過,SATs雖具爭議,但目前仍是英國小學教育的重要環節。
SATs主要評估學生在數學和英語(閱讀、拼字、標點符號和文法)方面的能力,旨在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確保他們在小學階段掌握基本的讀寫與數學能力。然而一直以來,部分家長和教師批評SATs將學校變成「考試工廠」,認為過早的考試壓力可能影響學童對學習的興趣。2016年,家長團體「讓我們的孩童做自己」(Let Our Kids Be Kids)甚至發起罷課行動,抗議這些測驗。

儘管一二年級 (Year 1& 2, Key Stage 1 KS1)的SATs已非強制性,許多學校仍選擇實施,六年級 (Key Stage 2 KS2) 的測驗則為全國統一進行。考試環境力求輕鬆,試卷不設嚴格時限,且多在教室或小組內完成,以減輕學童壓力。
在 KS2 中,若標準分數達到或超過100分,意味著孩子在每項測驗中都達到了預期標準。標準分數為 99 分或更低意味著他們沒有達到政府期望的標準。最高分數為120分,最低分數為80分,測驗結果會以一系列代碼顯示:
AS – 已達到預期標準 (the expected standard has been achieved)
NS – 未達預期標準 (the expected standard has not been achieved)
A – 孩子缺席了一張或多張考卷 (the child was absent from one or more of the test papers)
B – 孩子的表現低於 KS2 SATs 評估的水平 (the child is working below the level assessed by KS2 SATs)
M – 孩子錯過了考試 (the child missed the test)
T – 孩子正在努力達到測驗水平,但無法參加測驗(因為測驗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適合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the child is working at the level of the tests but is unable to access them (because all or part of a test is not suitable for a pupil with particular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在六年級結束時,除了SATs的測驗結果,還有老師對閱讀、寫作、數學和科學成績評估結果,亦是以代碼呈現,例如「EXS」表示達到預期標準(working at the expected standard) ,「GDS」則代表學生表現超出標準 (working at a greater depth)。
雖然SATs主要評測學童的基本能力,但《曼徹斯特晚報》邀請了讀者試答來自一二年級及六年級SATs的15條題目,部分題目甚至為選擇題,以降低難度。結果顯示,成人參與這些測驗的平均得分低於50%,顯示即使是成年人,面對這些看似簡單的題目也未必能輕鬆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