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英格蘭大學面臨財務困難

181
好多海外學生留學英國的目的其實都係為咗移民,但隨著政府修改移民政策,令英國升學的吸引力大減。

根據學生事務辦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 OfS)最新報告,英格蘭超過四成的大學預計在今年夏天將面臨財務赤字。OfS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監管單位指出,大學正通過關閉課程和出售校舍來削減成本,但需要「重大改革和效率提升」才能扭轉局面。

報告顯示,在OfS註冊的270所高等教育機構中,有117所(43%)預計到7月將出現赤字,儘管已採取關閉課程、裁員和出售資產等措施。國際學生數量下降是財務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特別是自2024年1月簽證政策改變以來。報告指出,去年國際學生人數比預期低近16%。

近年來,英格蘭大學日益依賴國際學生支付的高額學費,因為英國本地學生的學費未能跟上通脹步伐。大學的財務計劃預測,到2028年,其收入增長的超過一半將來自國際學生,但OfS警告這一預測過於樂觀。

OfS監管主任菲莉帕·皮克福德(Philippa Pickford)在與記者的簡報中表示,目前沒有中大型機構瀕臨破產邊緣,OfS正與政府合作制定應對機制。她補充說,任何今秋入學的學生都可如常入讀相關課程。

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UK, UUK)執行長薇薇安·斯特恩(Vivienne Stern)表示,政府需正視這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才能令大學擺脫困境。(網上圖片)

代表141所機構的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UK, UUK)執行長薇薇安·斯特恩(Vivienne Stern)表示,該報告「令人深感清醒」,但並不意外。她指出,國內學費多年凍結、簽證政策變化和研究經費長期不足是主要原因。她強調,大學正「竭盡所能」管理成本,UUK已成立專案小組以「釋放更大效率」,但若沒有政府的參與,這些努力遠遠不夠。

UUK對60所成員機構的財務狀況進行調查,近半數受訪機構在過去三年內關閉了課程或減少了收生,部分機構因此爆發勞資糾紛。大學現正擔心政府將公布收緊學生移民的草案,預計該草案將進一步限制來自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的學生簽證。

國際學生支付的高額學費一直被視為大學的重要收入。然而,2024年1月的簽證新規禁止研究生攜帶家屬入境,導致申請人數下降。在英格蘭,多年來本地學生學費幾乎未有調整,雖然今秋學費將上調至9,535英鎊,但政府尚未說明未來幾年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