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牛津街擬禁車 行人化計劃惹爭議

118
倫敦Oxford Street為主球最繁忙的商業街之一。(網上圖片)

倫敦市長施迪克(Sadiq Khan)宣布,將盡快推進牛津街(Oxford Street)部分路段行人化的計劃,目標為振興這條全球最繁忙的商業街之一。據倫敦市政府表示,三分之二的市民支持禁止車輛通行,施迪克強調「必須採取緊急行動,為這條全國性的商業街注入新活力」。

根據計劃,牛津街從牛津廣場(Oxford Circus)至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長約0.7英里的路段將禁止車輛通行,並可能進一步擴展至托特納姆法院路(Tottenham Court Road)。此舉需得到副首相兼住房、社區及地方政府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的批准。韋雅蘭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我為支持倫敦市長實現這一宏大願景感到驕傲,希望牛津街為遊客和倫敦市民重新煥發活力。」

倫敦市長施迪克(Sadiq Khan)宣布,將盡快推進牛津街(Oxford Street)部分路段行人化的計劃,(網上圖片)

然而,計劃引發不少爭議。西敏市議會(Westminster City Council)工黨領袖Adam Hug表示,行人化並非議會首選方案,但強調「為了牛津街的未來,必須團結向前」。他指出,詳細的交通管理方案將於今年稍後進行諮詢。牛津街每日平均吸引50萬名訪客,交通流量龐大,當地16條巴士路線的改道問題尤其令人關注。

蘇豪協會(Soho Society)主席Tim Lord批評計劃缺乏具體方案,特別是關於交通分流及對瑪麗勒本(Marylebone)和菲茨羅維亞(Fitzrovia)狹窄單行道的影響。他表示:「倫敦已是交通緩慢的城市,這計劃可能令情況惡化。牛津街的真正問題在於零售吸引力下降,高昂租金令商戶經營困難。」

牛津街行人化計劃並非新議題。2018年,當時由保守黨控制的西敏市議會以居民支持度不足為由,否決了市長的類似計劃。2022年,議會推出的大理石拱門丘(Marble Arch Mound)項目因超支及未完成而備受嘲笑,最終導致相關負責人辭職。

根據計劃,牛津街從牛津廣場(Oxford Circus)至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長約0.7英里的路段將禁止車輛通行。(網上圖片)

施迪克強調,他對計劃進展「不耐煩」,希望打造「世界級、無障礙的行人化大道」,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促進投資和就業機會。據地產顧問公司Savills數據,過去12個月,牛津街的現有品牌已投資1.18億英鎊翻新店面,顯示零售信心回升。

牛津街作為頂級購物地點,碰撞事故及污染問題嚴重。行人化計雖有一定好處,但巴士改道、地方權力分配等問題仍未有明確答案。計劃預計在明年夏季地方選舉前由市長主導,屆時相關議題將成為周邊選區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