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天主教基督君王大教堂 升級為一級保護建築

116
利物浦的天主教基督君王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King)的外型有別於傳統的英國教堂。(網上圖片)

利物浦的天主教基督君王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King),因其獨特的建築設計及歷史意義,正式由二級星級(Grade II*)升級為一級(Grade I)保護建築。

根據《衛報》報道,這一決定由文化、媒體及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根據英格蘭歷史遺產保護局(Historic England)的建議作出,標誌著該教堂被認定為英國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基督君王大教堂因其外觀形似原住民帳篷或漏斗,當地人暱稱其為「帳篷」(Wigwam)或「默西漏斗」(Mersey Funnel)。儘管曾被部分建築師批評為「來自阿波羅太空計劃的巨大混凝土怪胎」,其1960年代的混凝土結構如今獲得高度評價。該教堂由建築師弗雷德里克·吉伯德爵士(Sir Frederick Gibberd)設計,於1962年至1967年間建造,位於希望街(Hope Street)一端,與傳統哥德式風格的利物浦聖公會大教堂(Liverpool Anglican Cathedral)遙相呼應。

教堂內部亦有別於傳統教堂。(網上圖片)

英格蘭歷史遺產保護局指出,此次升級反映了對吉伯德建築願景的更深入理解,以及該教堂作為20世紀中期進步天主教建築的國際典範。利物浦大主教約翰·謝靈頓(John Sherrington)表示:「這座大教堂屹立於利物浦天際線,數英里外即可見,被形容為『城市之魂』,每年為數千訪客帶來希望。」

利物浦市議會領袖利亞姆·羅賓遜(Liam Robinson)稱這是城市的驕傲時刻:「這一認可不僅表彰了現代建築的傑作,也慶祝了利物浦的創新與堅韌精神。」地區市長史蒂夫·羅瑟拉姆(Steve Rotheram)亦稱讚其大膽的現代設計,成為信仰、希望與創新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