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的最新數據,英格蘭(England)的水務公司在去年向河流及海洋溢流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總時數創下紀錄,達到361萬小時,較2023年的360.6萬小時略有增加。這一數字凸顯了英國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公眾及環保團體的廣泛關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出,英格蘭採用的是混合排污系統,即雨水與污水共用同一管道。在暴雨天氣下,污水處理廠不堪重負時,未經處理的污水便會通過溢流口排入河流、湖泊及海洋,以避免系統堵塞。環境署表示,2024年是首次對全國超過1.5萬個溢流點進行全面監測的一年,這一數據揭示了污水排放問題的真實面貌。
環保組織「河流行動」(River Action)的首席執行官詹姆斯·華萊士(James Wallace)批評道:「自去年災難性的污染數據公布以來,英國水污染的真實情況才逐漸浮現。今年,這些數字幾乎沒有改善,證明了污水問題日益加深。」他警告,持續的污水排放不僅破壞自然環境,更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早在2022年,英國首席醫療官克里斯·惠蒂教授(Prof Chris Whitty)已指出,讓污水經溢流的方式直接排放到水道,將會對民眾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例如傳染病及水質污染相關疾病。環境大臣李世勳(Steve Reed)尚未對此最新數據作出具體回應,但外界預計政府將面臨更大壓力,要求水務公司改善基礎設施並減少污染。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水務公司更換老舊的排污系統,預計資本開支大增,最終或需把成本轉嫁予使用者,令水費加幅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