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天空新聞》報道,英國工黨多位議員呼籲政府允許持BNO簽證的香港學生,享有與英國本地學生相同的大學學費待遇,並可申請學生貸款,與來自阿富汗及烏克蘭等持人道簽證的學生看齊。
現時,BNO簽證持有人需支付國際學生學費,每年本科課程約2.2萬英鎊,醫學學位更高達6萬英鎊,尚未計生活費用。相比之下,獲難民身份的尋求庇護者及阿富汗、烏克蘭等人道簽證持有人可立即享有本地學費待遇,標準全日制課程每年學費上限為9535英鎊。《天空新聞》(Sky News)訪問多名學生,包括一名希望成為國民保健署(NHS)兒科醫生的香港學生,因其家庭無法負擔國際學費,需延遲入學甚至放棄學業。
18歲的陳姓學生(Isaac Chan)曾參與香港民主運動,2021年因政治原因與家人移居英國。他希望修讀醫學,但其任職NHS及教育界的父母無法負擔高昂的學費,計劃推遲入學一年或更久,直至獲得永居身份。他對《天空新聞》表示:「若想學醫,宜早入行,因學制長。政府稱BNO簽證屬人道簽證,與尋求庇護相似,均關乎安全及政治自由,因此不獲本地學費待遇極不公平。」

另一名18歲學生Eunice於2022年底與家人移居蘇格蘭,希望修讀法證調查課程,未來投身警隊,但因學費問題需推遲已獲得的大學錄取資格。蘇格蘭允許BNO持有人居留三年後享有本地學費待遇,但課程期間學費不得因身份改變而調整。她表示:「我要麼推遲學業,要麼承受巨大財務壓力。我們被視為英國國民,卻需付國際學費,實在不公。」

其姊姊Kalvina(22歲)在愛丁堡修讀心理學,但因家庭難以持續支付國際學費,或需中途輟學。她說:「我視蘇格蘭為長遠家園,努力為社會貢獻,但國際學費在精神及財務上均令人不堪重負。」
道德與經濟雙贏
工黨議員奈什(James Naish)代表英國香港人口最多的拉什克利夫(Rushcliffe)選區,他表示,給予BNO持有人本地學費待遇不僅在道德上正確,亦具經濟效益。他對《天空新聞》表示:「年輕BNO持有人可能是未來的醫生及工程師,但高昂學費令他們無法入學。給予本地學費是道德及經濟的正確決定。」

諾定咸東區(Nottingham East)工黨議員惠特姆(Nadia Whittome)強調,平等接受教育是工黨的核心承諾,政府應比照烏克蘭及阿富汗計劃,為BNO持有人提供本地學費資格。
自由民主黨議員迪恩(Bobby Dean)批評政府將香港人視為「二等公民」,認為應協助他們在英國建立未來,而非設置額外障礙。

政府發言人回應《天空新聞》稱,BNO簽證是體現英國對選擇保留與英國聯繫的香港人的歷史及道德承諾。已獲定居身份並滿足三年居英要求的BNO持有人,可與其他定居身份人士同樣享有學生資助等褔利,確保公平的教育機會。發言人補充,高等教育機構可酌情減免學費,以體現機會及包容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