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近日展開對國民退休年齡(State Pension Age)的全面檢討,財政大臣李韻晴(Rachel Reeves)公開表示,希望確保養老系統「可持續及負擔得起」,以應對人口老化及預期壽命延長的挑戰。
據《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道,李韻晴強調:「隨著預期壽命增加,檢討國民退休年齡是正確的,以確保國民退休金對未來世代而言可持續及負擔得起。」
目前,英國國民退休年齡為66歲,並預定於2028年前逐步升至67歲。根據法律規定,政府須定期檢討此年齡,以反映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就業及退休保障部(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上月(8月)正式啟動今輪檢討,預計於2029年3月公布報告。檢討將由獨立專家蘇西·莫里西博士(Dr Suzy Morrissey)領導,涵蓋國民退休金充足性、儲蓄水平,以及政府精算師部門對最新預期壽命數據的分析。徵詢期於本月24日結束,預料將收到大量回饋。
據《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部分分析師擔憂,若財政壓力持續,退休年齡可能提前升至68歲,甚至於2030年前達70歲,從而為政府節省高達100億英鎊開支。養老金融專家蕾切爾·瓦希(Rachel Vahey)接受訪問時表示:「人口老化加重納稅人負擔,國民退休金成本上升,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若三重鎖定(triple lock)機制維持,退休年齡勢必進一步上調。」
《德文直播》(Devon Live)亦引述李韻晴早前言論,她強調檢討的目的是保障系統「負擔得起」,並非一味削減福利。惟反對聲四起,婦女反對國民退休年齡不公組織(WASPI)成員批評,過去年齡調整已令數百萬1950年代出生的婦女蒙受不公,政府應優先提供補償,而非僅談檢討。據《天空新聞》(Sky News)資料,李韻晴於2016年任影子養老大臣時,曾與母親一同參與WASPI遊行,支持受影響婦女索取補償,當時她指政府對年齡變動通知不力,導致婦女「蒙受不公」。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領導的工黨政府上任以來,已多次調整養老政策,包括取消冬季燃料津貼(Winter Fuel Payment)的普遍發放,以及將遺產稅延伸至養老金。獨立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主任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警告:「若無果斷行動,今日勞動人口將面臨退休期生活水平下降及財務不穩。」他建議,任何年齡上調應伴隨針對弱勢群體的支援措施,例如恢復養老信貸(pension credit)的資格年齡。
此外,最新調查顯示,僅18%英國人知道現時退休年齡為66歲,年輕一代(Z世代,18至28歲)的認知程度更低至13%。專家呼籲政府加強宣傳,以助市民及早規劃退休儲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