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7月7日)是倫敦恐襲20周年紀念日,國王查爾斯發表訊息,呼籲全民團結一致,對抗試圖分裂社會的勢力,並譴責當年造成52人死亡、逾700人受傷的「毫無意義的邪惡行徑」。他強調建立一個不同信仰與背景人士能互相尊重與理解共存的社會的重要性,讚揚救援行動中的非凡勇氣與同情心。

2005年7月7日,倫敦公共交通系統在早上高峰時段遭四名伊斯蘭極端分子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四枚自製炸彈分別在倫敦地鐵環線(Circle Line)的阿爾德蓋特站(Aldgate Station)與埃奇韋爾路站(Edgware Road Station)、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的羅素廣場站(Russell Square Station)以及塔維斯托克廣場(Tavistock Square)的一輛雙層巴士上引爆。襲擊造成52人死亡(不包括四名炸彈客),超過700人受傷,受害者來自18個不同國家。這是自1988年洛克比空難(Lockerbie bombing)以來英國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也是英國首次遭受伊斯蘭極端主義自殺式襲擊。

炸彈客分別為穆罕默德·西迪克·汗(Mohammad Sidique Khan,30歲)、謝赫扎德·坦維爾(Shehzad Tanweer,22歲)、哈西布·休斯(Hasib Hussain,18歲)及傑曼·林德西(Germaine Lindsay,19歲),皆為英國公民。他們使用濃縮過的氧化氫和胡椒粉製成自製炸彈,裝在背包內。因材料簡單且易於獲取,令當局難以提前偵測。炸彈客從西約克郡列斯出發,經盧頓(Luton)前往倫敦,於早上8時50分左右在倫敦地鐵引爆三枚炸彈,隨後在9時47分於巴士上引爆第四枚炸彈。
英王查爾斯的團結訊息
英王查爾斯在20周年紀念日發表訊息,強調「團結精神」的重要性,指出7/7恐襲展現了在黑暗時刻中湧現的勇氣與同情心。他表示:「雖然恐怖記憶永不磨滅,但這些事件凝聚社區團結、慰藉與決心的表現,讓我們感到安慰。」他特別為「在那可怕夏日人生永遠改變的人」祈禱,包括那些承受「身體與心理創傷」的人,並呼籲建立一個包容多元信仰與背景的社會。

另外,於倫敦舉行多場紀念活動。首相施紀賢及倫敦市長沙迪克·汗爵士(Sir Sadiq Khan)於上午8時50分在海德公園(Hyde Park)的7/7紀念碑前獻花。施紀賢表示:「那些試圖分裂我們的人失敗了。我們當時團結一致,現在亦然——反對仇恨,捍衛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價值觀。」
7/7恐襲對倫敦及英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根據公共健康計劃數據,71%的倖存者篩查出精神健康問題,創傷後壓力症(PTSD)是最常見診斷。襲擊還促使英國政府調整反恐政策,從聚焦外來威脅轉向國內激進化問題,安全部門建立了更完善的監控系統。

時任首相貝理雅爵士在接受《BBC》節目訪問時表示,英國現今「對恐怖主義的防範更為安全」,但警告只要相關意識形態存在,問題仍將持續。他強調:「最終的解決之道不是安全措施,而是改變意識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