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內政部被跨黨派議員委員會批評,未能有效追蹤外籍勞工在簽證到期後是否離開英國,或是否繼續非法居留工作。公共帳目委員會(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 PAC)指出,內政部自2020年保守黨政府推出技術勞工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計劃以來,未能分析離境記錄,顯示其監管缺乏基本資訊。
據《BBC》報道,自2020年12月技術勞工簽證計劃推出至2024年底,共有118萬人通過此途徑申請來英工作。該計劃取代了英國脫歐後的第二級(一般)工作簽證(Tier 2 General Visa),並於2022年由前保守黨政府擴大,以應對新冠疫情後醫療及社會護理行業的技能短缺及職位空缺問題,導致淨移民人數達到歷史新高。

然而,PAC報告批評內政部未能收集簽證到期後外籍勞工是否離境的資料,至今仍依賴航空公司乘客記錄來確認是否有人離開英國,且自2020年起未有對這些記錄進行分析。報告要求內政部明確列出將採取哪些措施記錄離境情況。
報告還指出,存在「廣泛證據」顯示外籍勞工面臨長期債務、超時工作及工作環境惡劣等問題,批評內政部在處理剝削問題上「緩慢且無效」。
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於五月宣布,政府將終止護理行業的外籍勞工招聘,以遏制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淨移民。她於週五接受《BBC》訪問時承認,報告結論正確,現行制度未如理想,並表示「改變不會一蹴而就」,以呼應首相施紀賢去年勝選演說的言論。

顧綺慧透露,政府計劃在工作場所引入生物識別測試,通過指紋確認個人是否合法在英國居住及工作。她強調,內政部將「大幅推進」相關工作。內政部常任秘書安東尼婭·羅密歐女爵士(Dame Antonia Romeo)亦承認,逾期居留是一個問題,部門正致力解決。
然而,牛津大學移民觀察站(Migration Observatory)主任馬德琳·桑普森博士(Dr Madeleine Sumption)在《BBC》節目中表示,內政部在協助外籍勞工尋找新工作的透明度不足,現行程序「似乎並未十分有效」,預計這將是內政部長期面對的挑戰。
內政部發言人回應指,報告再次確認前保守黨政府五年前放寬技術勞工簽證管控的決定,導致2023年近百萬人湧入英國,推高淨移民水平至前所未有。發言人強調,現政府已「捲起袖子」修補破損的移民系統,包括暫停技術勞工贊助許可證的數量創2012年以來新高、將技術勞工門檻提升至學位水平,以及終止護理行業的外籍招聘。政府將通過《移民白皮書》實現降低淨移民、提升技能水平、支持本地勞工及重建公眾信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