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招收英文能力不足留學生惹爭議

239
網上圖片

英國部分大學為了吸引高額海外學費,疑似低於標準的英語水平招收留學生,引發關注和爭議。據《BBC File on 4》節目調查發現,一些大學寧願忽視語言門檻,也願意取錄經濟狀況良好的留學生。

伊朗留學生Yasmin(化名)在英國一所新成立的大學就讀碩士課程,她坦言一開始就被同學們有限的英語能力嚇到,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認識了幾個英國本地生。

「許多同學的英文很差,他們大部分都是找人代寫作業,有些人甚至會付錢讓別人幫他在課堂上報到。」Yasmin向BBC透露。

這個問題反映出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大學教師工會(UCU)表示,一些學校為了獲取海外學生的高額學費,而忽略了語言能力的要求。

儘管代表141所大學的組織「Universities UK」否認這些指控,聲稱對海外學生有嚴格的語言要求。但UCU發言人Jo Grady指出,這是個公開的秘密,許多沒有足夠英文能力的學生也能夠找到在英國留學的方法。

根據獨立智庫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目前在英格蘭就讀碩士課程的學生,國際學生佔七成以上,遠高於其他類型的高等教育課程。由於英國本土本科生學費有上限,而海外學生的學費則沒有限制,因此國際學生成為部分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被視為對國內學生低廉學費的補貼。

然而,這個現象也引發了爭議。一位匿名的知名大學教授表示,過去五年來,他指導的碩士學生當中,有超過七成的英語水平不足以勝任課程。

「經常遇到學生無法理解簡單的問題。」他說,「我不得不調整教學方式,他們甚至在課堂上使用翻譯軟體。」

這位教授強調,問題不在於國際學生本身,而是大學為了追求利潤而降低了招生門檻。他指出,許多課程通過作業評估,而非考試,這使得一些學生利用代寫服務或人工智能來完成作業。

UCU的Jo Grady表示,由於部分留學生缺乏英語能力,他們可能會尋求幫助,甚至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作業,這是「絕望之舉」。她批評大學管理層為了金錢而忽略了教育的質量。

雖然英國大學因此而備受批評,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也是逼不得已。原因是由於國際學生人數下降,部分大學收入減少,正飽受財務危機困擾。這與英國政府對留學簽證政策的改變有關,例如限制大部分碩士生帶同家人來英等措施。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監管機構(Office for Students)的估計,到2025-26年,72%的大學將可能支出超過收入。若不妥善處理,大學或許會陷入「執笠」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