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英國太陽能板產自新疆  被質疑違背初衷

154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政府推動的「大英能源」(Great British Energy)計劃,旨在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但其核心項目之一——為學校及醫療機構安裝的太陽能板,竟主要由中國製造商生產。此舉不僅與「本土製造」承諾相悖,更因新疆涉嫌強迫勞動的爭議,引發廣泛關注與批評。

報道指出,「大英能源」計劃由英國能源安全與淨零排放部長艾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主導,首批投資約2億英鎊,用於為200所學校及NHS醫療機構安裝屋頂太陽能板。然而,首批11所學校採用的太陽能板來自中國公司愛旭(Aiko)及隆基(Longi),而這些公司被指與新疆地區的供應鏈有關。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中國主導全球太陽能板市場,佔據超過80%的製造份額,其中約40%的多晶硅(太陽能板關鍵原料)來自新疆。

早於拜登年代,美國政府已將與新疆有關的太陽能板生產商列入黑名單。(網上圖片)

雖然兩家公司都對 BBC 表示,他們禁止強迫勞動在生產和供應鏈中,但新疆地區長期以來被指控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尤其是涉及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美國勞工部及英國國會報告顯示,新疆的太陽能產業涉嫌通過「勞動轉移計劃」強迫維吾爾族人參與多晶硅等原材料的生產,這些計劃被西方國家及人權組織視為現代奴隸制。2023年,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一份報告指出,多家太陽能公司與新疆供應商有密切聯繫,供應鏈透明度不足,難以確保產品不涉及強迫勞動。

全球80%的太陽能電池板來自中國,而電池板的關鍵組件多晶硅,有40%是新疆地區生產的。

英國工黨議員莎拉·查普曼(Sarah Champion)批評,納稅人的錢不應資助涉及奴隸勞動的供應鏈,呼籲「大英能源」優先採購英國本地產品。她表示:「我支持『大英能源』的理念,但我們不能在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實現淨零目標。」

英國工黨議員莎拉·查普曼(Sarah Champion)批評弓負責今次計劃的黨友艾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指應該優先採購本地產品。

為應對爭議,英國政府於2025年4月修訂法案,禁止「大英能源」投資涉及現代奴隸制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能源部門發言人表示,所有學校計劃的太陽能合約均符合英國現代奴隸制法規,並承諾與國際夥伴合作,提升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的透明度與道德標準。

然而,批評人士指出,中國在多晶硅生產中的主導地位(約40%來自新疆)及供應鏈的複雜性,意味著完全排除強迫勞動產品仍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