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即將於3月26日發表春季財政預算案。為了減少財赤,繼早前首相施紀賢表示要改革英格蘭NHS外,亦有指將削減福利開支,卻遭到強烈反對,料將被撤回。故有英國著名智庫表示,加稅是一可行且實際的滅赤方法。
為了減少財政赤字,早前政府不斷放風,表示會向福利支出開刀,包括將個人獨立津貼(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s, PIP)凍結一年等。然而,有慈善機構警告,福利系統改革可能令數千名殘疾人士陷入貧困。
智庫「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形容削減福利的計劃「倒退且倉促」,建議政府應透過加稅來滿足財政口,並指這是替代福利削減的唯一現實方案。
該智庫建議,政府應暫停提高所得稅和國民保險金的徵收門檻,預計可在五年計劃中的最後兩年,籌得80億英鎊,以代替削減福利開支。
該智庫研究主任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接受《獨立報》訪問時表示:「雖然政府可能會因此受批評,但技術上符合其競選宣言。」工黨在競選宣言中承諾不會對勞動人民加徵增值稅、所得稅或國民保險費。

至於今次在福利改革中大受批評的個人獨立津貼,原意是旨在幫助16歲以上、尚未達到國家養老金年齡的人士,應對因長期健康狀況或殘疾所帶來的額外生活成本。史密斯表示:「雖然福利改革有其理由,但目前以PIP為重點的方式,似乎並非旨在讓人重返工作崗位。這種倉促的福利改革往往難以實現預期節約,我們對此感到擔憂。」
雖然政府堅稱推行福利削減方案有「道德基礎」,但此舉已引起多名工黨議員及貴族的不滿。唐寧街無法保證最弱勢的殘疾人士不受影響後,議員們的擔憂加劇,甚至內閣部長間的意見亦出現分歧。
據英國廣播公司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正考慮放棄這項可節省50億至60億英鎊的提案,以平息內部不滿。周日,政府宣布殘疾人士將有權嘗試就業而不必擔心失去福利,這被視為削減福利計劃的另一重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