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現任工黨政府的主要內閣成員,很多都有令人震驚的背景。今次的矛頭終於指向財相李韻晴,報道指一向自認為經濟專家的她原來虛報履歷,甚至暗示她在銀行任職期間曾因為亂使公司錢而被炒魷魚。這兩篇報道更不是來自英國小報,而是來自國營的英國廣播公司。
一直以來,李韻晴均以自己曾在英格蘭銀行擔任經濟學家十年,來證明自己有能力出任財相,掌管全英格蘭的經濟。無論她在選舉期間或當選後,都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自己為英格蘭銀行工作了「十年」,包括在工黨商會的大會上。去年一份工黨文件還聲稱她「在英格蘭銀行度過了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

但BBC的報道翻查了李韻晴的LinkedIn個人檔案,發現她其實只為英格蘭銀行工作了五年半,而且其中一年仲要去咗倫敦經濟學院讀書!
BBC發現,其實早在2006年,李韻晴已經離開英格蘭銀行,轉到約克郡的哈利法克斯銀行(Halifax Bank of Scotland)工作。而她的職位並不是經濟學家,而是在客戶關係部擔任管理職位,負責處理投訴事宜。
BBC還發現,即使李韻晴在LinkedIn上有列明她在哈利法克斯銀行工作的履歷,但依然與現實情況不吻合,實際上,她比履歷上的紀錄早了九個月離開英格蘭銀行。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她在06年參加倫敦東南部的地區選舉時,她其實已經搬到列斯居住,並在當地的哈利法克斯銀行返工。
事後,她在BBC的報道出街前,已經將LinkedIn上的履歷修改,其發言人只表示是由於團隊行政錯誤造成,財相在發布之前沒有看過。
亂使公費
除虛報履歷外,BBC更爆她當年離開HBOS(即哈利法克斯銀行的母公司),好可能係因為她曾被懷疑亂使公司錢,結果被銀行以重組為由,要求她「自願離職」。

據報道,當年她任職HBOS期間,公司會為高級職員提供一張公司信用卡,方便他們購買禮物及請客戶食飯等,但於2009年,她收到一份由銀行發出的通知,懷疑她的使費及開銷有問題,包括被踢爆用公司信用卡買禮物俾上司,仲有香水、紅酒等,其交通開銷和聖誕派對的使費亦非常不合理。一名匿名人士告訴BBC,當時她和其上司及另一名職員需接受內部調查,而結果顯示他們需要接受紀律處分。
雖然她並沒有正式被辭退,但她在2009年5月離開銀行,她的上司亦在同一時間離職。事後,雖然她堅稱自己是自願離職,但背後的真正原因其實大家都好清楚。

她的發言人表示,直至BBC的新聞採訪之前,她對這些指控全不知情。當年她沒有接受調查,也沒有面臨任何紀律處分。發言人還說李韻晴是在「良好的條件下離開銀行」,並獲得了包括全薪和獎金在內的遣散費。
但事實上,今次已並非她首次被指申報開支有問題而受到審查。2015年她當選議員後,據報她與其他十八名議員,被國會費用監督機構暫停其官方信用卡,當時她欠款超過四千英鎊。她後來償清了這筆債務。